• 25
    2025/06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模块化三维编织装备及预制件工艺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近日在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召开。鉴定委员会由来自行业协会、院校、企业的7位专家组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中纺院副总经理徐纪刚、崔桂新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主任张传雄主持。

      马咏梅在致辞中对项目成果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采用新型立体纺织工艺技术制造而成,具有独特的空间交织结构,是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增强骨架,具有纤维连续、结构整体、性能优越、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在有关领域应用广泛。与此同时,三维编织技术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成型的核心工艺,长期以来面临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结构复杂、成本高等产业难题。由中纺院、通用技术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共同创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三维编织装备体系,项目成果已在能源等战略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汇报,观看了生产线视频演示,现场查看了样品,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要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

      “模块化三维编织装备及预制件工艺技术开发”项目发明了具有模块化编织单元的多功能一体化编织系统及装备,突破了三维编织圆机、三维编织方机自动化、大型化、稳定性等关键技术,装备实现了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产品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开发,并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维护便捷性。形成了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连续制备成套技术,研发了飞行器天线罩、空气舵加强筋、抽油杆等差异化复杂异形结构三维编织预制体。项目研制的三维编织机,实现了生产应用,设备运行稳定。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13件,制定企业标准3项。

      李陵申在总结发言中对于项目组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指出中纺院应紧密围绕“四个面向”,突出应用端亮点及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开展研发并扩大应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及复合材料的高质量发展。

      新型三维编织技术及预制件工艺技术开发是实现复合材料制品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连续制备成套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中纺院将积极配置资源,加快新型三维编织技术及预制件工艺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助力我国复合材料制品产业技术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项目鉴定委员会,以及来自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组相关成员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 24
    2025/06


      2025年6月18-20日,SAMPE中国2025年会暨第二十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原材料、工装及工程应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朝阳馆)举办。作为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全球400余家展商及超15000名专业观众参与,全方位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成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纺院”)携高性能纤维、纺织复合材料、军用防护、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亮相。

      展会为全球复合材料行业搭建交流高地

      SAMPE中国2025年会作为行业“晴雨表”,以“先进复合材料,引领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化发展”为主题,设立28个主题分会场,涵盖智能制造、回收利用、工程应用等20余个技术方向,更开设可循环经济、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等国际会场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沙龙,吸引中、美、德、英等10余个国家近千名代表参加会议。展会现场,近3万平米的展览空间汇聚了全球复合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品。中纺院在此重点展示了高性能纤维与纺织复合材料研发应用、三维机织工艺技术及装备等创新成果,通过产品展示、互动交流等形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洽谈。

      中纺院“四大领域”成果齐发

      高性能纤维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在高性能纤维领域,中纺院自主研发的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干法技术实现国内首创,成功建成国内首条干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形成多代差异化品种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同时,Lyocell工业丝作为高强生物基纤维,在医用、车用材料及碳纤维制备等领域展现良好的应用前景,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

      三维结构复合材料获应用类SAMPE中国创新入围奖

      近年来,中纺院在复合材料领域研发的三维编织方机、三维编织圆机、三维机织设备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推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向智能化、精密化升级。“三维结构复合材料抽油杆低成本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5年度应用类SAMPE中国创新入围奖。

      多项成果助力相关防护领域创新

      在相关防护领域,中纺院针对相关领域特殊需求,研发出轻量化携行具,兼顾防护性能与穿戴舒适性;为满足相关领域运输及起竖前温控需求,开发出多功能保温弹衣,通过材料创新实现温度精准调控,为相关领域装备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保障。

      CMC引领生物医用材料创新

      在医用材料领域,中纺院开发的CMC等生物基改性医用材料凭借优异的吸水和止血特性在医疗领域备受认可。通过仿生结构设计完美贴合鼻黏膜,在快速止血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使用舒适度,为临床止血提供更优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赋能产业可持续未来

      作为行业技术攻关的主力军,中纺院持续深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领域,以创新引领发展。未来,中纺院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推动我国先进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贡献更多“通用技术智慧”,携手共创产业新未来。


  • 24
    2025/06

     

      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交联型Lyocell纤维成套产业化技术”和“莱赛尔纤维系列专用制剂的国产化开发”成果鉴定会在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召开。鉴定委员会由来自行业协会、院校、企业的7位专家组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中纺院副总经理徐纪刚、崔桂新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主任张传雄主持。

      Lyocell纤维是世界公认的绿色纤维。一直以来,Lyocell纤维的原纤化问题导致其应用领域及范围受限。为打破国外企业对交联型Lyocell纤维长达20年的垄断,项目成功开发出两种交联型Lyocell纤维产业化技术,制备了专用交联剂,实现了国产交联Lyocell纤维的突破,推动了国内产业良性发展。

      两项目均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交联型Lyocell纤维成套产业化技术”项目由中纺院、通用技术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纺绿纤”)、通用技术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化工”)等单位承担。“莱赛尔纤维系列专用制剂的国产化开发”由中纺化工牵头完成。

      马咏梅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国内Lyocell纤维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中纺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Lyocell纤维技术攻关,至今已历经20余年,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从工艺、装备到助剂、溶剂、原材料等工程技术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全国产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并持续推进Lyocell纤维差异化、高值化利用。

      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汇报,观看了生产线视频演示,现场查看了样品,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要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两项目通过鉴定,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

      “交联型Lyocell纤维成套产业化技术”项目聚焦抗原纤化和低原纤化Lyocell纤维制备,形成以下成果:一是创新性开发了短纤维处理的交联型Lyocell纤维制备技术及装备体系。二是创新研发了新型丝束交联-短纤后处理Lyocell纤维交联技术,制备的新型交联Lyocell纤维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原纤化和力学性能。三是构建了从交联剂检测、原纤化性能测试、应用性能、长周期稳定性评价等全面表征的交联型Lyocell纤维成套评价体系。四是建成了3万吨/年交联型Lyocell纤维生产线和300吨/年新型交联纤维中试技术示范线,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12件(含PCT专利1件),其中授权3件,制定行业和企业标准各1项。

      “莱赛尔纤维系列专用制剂的国产化开发”项目一是创新开发了两步法联产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MO)绿色工艺技术,通过催化体系控制双氧水的氧化进程,提高了工艺安全性,并提升NMMO纯度和收率。二是研究了两级循环蒸馏制备莱赛尔专用羟胺溶液技术,开发了羟胺溶液的稳定体系,大幅度提高羟胺溶液储存稳定性,解决了羟胺生产安全问题。三是基于莱赛尔纤维容易出现原纤化的现象,开发了适用于纤维端和印染端的系列化防原纤化交联剂,可有效解决莱赛尔面料洗后发白发旧的原纤化问题。四是建成了6000吨/年NMMO产品生产线和2000吨/年羟胺产品生产线,并实现了系列交联剂的产业化生产,产品已规模化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3件,制定企业标准3项。

      推动Lyocell纤维制造技术创新升级、丰富产品种类、保障自主可控是促进我国化纤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纺织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两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Lyocell纤维品质提升、国产可控、迈向高端。未来,中纺院将加快相关技术及产品在行业内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助力我国Lyocell纤维技术进步和化纤产业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项目鉴定委员会,以及来自中纺院、中纺化工、中纺绿纤等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组相关成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 24
    2025/04



    20250425084947_ocvex23drr.png


    为更好地总结评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发展情况及成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中关村国联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中心在科技部七司的指导下,启动了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工作(即第十次联盟活跃度评价)。2025年4月23日,《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5家联盟被评为“A级活跃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连续10次获评“A级活跃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50425085003_0yn4rkymrb.png

    20250425085005_0a4j5ipc5g.jpg


    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成立于2008年,由通用技术中纺院、中国化纤协会牵头,行业中的主要大型企业和有特点的差别化企业、大学和研究单位组成,是国家科技部首批36家试点单位之一。2024年以来,化纤联盟持续发挥产业协同优势,积极承办“化纤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端论坛”等多场学术会议活动,有效推动企业、高校技术资源整合,为化纤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十四五"收官之年的2025年,化纤联盟将持续发挥联盟协同创新作用,优化产业组织模式,重点整合企业技术需求与院校科研资源,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需求,着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提升纺织化纤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


  • 20
    2025/04


    20250420103628_xey4yyrbn1.jpg


    为进一步加强八里庄地区党建联建共建,丰富辖区体育文化活动,推动辖区各单位间沟通和交流,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4月18日,通用技术中纺院工会举办“中纺院杯”2025年春季羽毛球团体挑战赛,来自通用技术新材、八里庄街道、北京中丽、北京嘉泰置业、工行八里庄支行、北京京师事务所、北京银行青年路支行、中纺院各部门以及中纺标的20支代表队共90余名职工参加比赛。


    20250420103704_c420lul43d.jpg


    通用技术新材安全生产总监、安全环保质量部总经理庄建福,通用技术北京中丽党委书记、总经理薛学,中纺院资产中心总经理张奎元,北京嘉泰基业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涛,工行八里庄支行行长孟楠,北京银行常营管辖行零售主管行长郭蕾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20250420103719_2xm6xnhn00.jpg


    本次比赛分为小组赛和排名赛2个阶段,20支代表队分为A、B、C、D四个组别,取得各小组积分前2名的球队进行八强排名赛,其余球队进行9-20排名赛。小组赛上,选手们全情投入,羽毛球在空中来回穿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队友之间默契配合、相互补位、协同进攻,精彩瞬间层出不穷;排名赛上,选手们全神贯注,一次次精准跑位、精准扣杀、巧妙救球,赢得现场观众欢呼声、喝彩声连绵不绝。


    20250420103735_74f0ldp15x.jpg


    最终,选手们经过多轮紧张激烈的比拼,工行八里庄支行队获得冠军;


    20250420103747_nwox4fs6lg.jpg


    北京中丽1队获得亚军;


    20250420103800_ryucxkn2d7.jpg


    北京京师事务所3队获得季军。


    20250420103814_obs5kdafc4.jpg


    北京银行常营管辖行1队、八里庄街道2队等5支队伍获得四至八名;


    20250420103827_577dic5nms.jpg


    中纺院联队获得最佳风尚奖、中纺标1队获得最佳拼搏奖。


    本届羽毛球团体挑战赛以体育为媒介,加深了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了各单位间企业文化的融合,更是大家携手同行的美好见证。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引导辖区广大职工把“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也为辖区各单位间的团结协作、资源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中纺院工会将继续以多元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辖区交流合作,助力公司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 17
    2025/04


    20250417172650_6krmoh0unx.jpg


    2025年4月15日,以“变革·协作·共塑可持续”为主题的“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开幕。展会汇聚全球4,500多家优质展商,展会总面积超38万平方米,涵盖19个展厅,全方位展示创新橡塑科技的解决方案。

    通用技术中纺院携中纺院天津纺科联合参展,不仅展示了技术硬实力,更传递了产业链协作的软价值。从原料创新到装备国产化,集中展示了纤维成套技术、母粒及切片,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


    20250417172700_2w77ajbo24.jpg


    此次参展,中纺院主要展示了生物基纤维材料全国产化装备技术、绿色/功能聚酯成套装备技术聚酯成套装备技术、特种尼龙产品合成技术和工程服务,包含产品有国产Lyocell、PA56、PA510、PTT、PEF、PLA、PBAT、PBST、PETG、PCTG、原位聚合原液着色、PA6/66共聚尼龙、长碳链尼龙、低熔点尼龙等。

    近年来,中纺院已在高分子聚合及其改性产品(PET、PBT、PTT等)、生物基原料聚合(尼龙5X、PLA等)、生物可降解聚酯等系列化产品(PBS、PBAT、PBST等)、国产化Lyocell纤维等领域完成多项技术开发,形成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配套装备技术,拥有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并承接了多项工程项目。


    20250417172945_2uw4k3a34j.jpg


    天津纺科作为国家纤维新材料产业化技术研发基地,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基地,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天津市专精特新技术企业。此次展会主要展示了尼龙导电母粒、铜离子抗菌母粒,110℃低熔点切片,180℃低熔点切片,气凝胶切片,亲水聚酯切片和3D聚酯共聚酯系列产品。


    20250417173031_r0c45dvptw.jpg


    此次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上,中纺院及天津纺科以前沿材料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领军者在推动绿色转型与产业链协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未来,中纺院将持续践行“以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使命,深化与全球产业链伙伴的协作,推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31
    2025/03


    20250401164530_pqpdh35r8t.jpg


    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10个材料领域,国务院国资委3月29日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邀请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同题共答,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通用技术中纺院提出的“面向纤维新材料的高效生物合成理论”成功入选。

    “面向纤维新材料的高效生物合成理论”通过对纤维全生物合成与工程架构的研究,可加深纤维材料生物合成本质的认知,为纤维材料合成新体系、绿色制备新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可为纤维新材绿色制造新体系和产业技术变革奠定关键基础。


    20250401164539_2eyr3lo5xs.jpg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以“强科学发现之源、筑材料发明之基”为主题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在此次论坛上对外发布。通用技术集团副总工程师李鑫,通用技术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通用技术中纺院副总经理徐纪刚、总工程师李瀚宇出席此次论坛。通用技术集团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中纺院基础所相关人员参加了上述活动。


    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1.来自纳米材料领域,微纳尺度传感功能材料的增敏与特异性识别策略;

    2.来自超导材料领域,超导材料组织性能调控机理;

    3.来自未来材料领域,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型材料发现与理性设计;

    4.来自稀土材料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成相机理与结构调控方法;

    5.来自生物基材料领域,面向纤维新材料的高效生物合成理论;

    6.来自钢铁材料领域,极端环境下钢铁材料组织稳定、性能演变与环境相容性机理;

    7.来自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多场耦合作用下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弛豫机制;

    8.来自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表界面离子/电子传输协同机制与动态结构演变规律;

    9.来自化工新材料领域,聚合催化体系与聚合物多级结构作用机制;

    10.来自核材料领域,极端耦合服役工况下堆芯结构材料的协同失效机制行为模型。



  • 13
    2025/03


    20250313175232_r49rikdo7b.jpg


    近日,由通用技术中纺院、中纺绿纤、中纺化工共同研发的阻燃Lyocell纤维项目万吨级生产线再次进行连续稳定生产,顺利制备出32吨高强度阻燃Lyocell纤维产品。此次生产的阻燃Lyocell纤维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29.4%,纤维干强在2.8-3.0cN/dtex,综合性能较试生产及小规模生产阶段显著提升,纤维性能在全球的阻燃纤维素纤维中具有优势,充分展现了阻燃Lyocell纤维技术持续优化的效果。


    20250313175247_346elumrpx.jpg


    中纺院牵头研发的阻燃Lyocell纤维采用无卤环保型阻燃剂,废弃物可自然降解,符合纤维材料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趋势,其优异的吸湿透气性、舒适亲肤性,以及易染色、易混纺、受热不收缩、无熔融滴落、强度高、加工性好、阻燃持久等特性,在阻燃防护、公共安全、环保健康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国务院国资委、通用技术集团、通用技术新材重大项目支持下,中纺院阻燃Lyocell纤维研发团队在全球率先实现产业化和市场供应,并在本次生产中验证了高力学性能、高阻燃性能Lyocell纤维产业化技术的成熟稳定,后续将重点推广至特种防护等国家相关领域进行阻燃防护织物应用。



  • 11
    2025/02


    20250211164722_tilsukg99h.jpg


    2月10日,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许丕绩作为代表共同签署《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协议》,并就下一步合作开展深入交流。


    20250211164732_lpv944iami.jpg


    中纺院作为我国纺织行业综合性科研院所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具有从纤维新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纤维应用研究及标准检测计量认证的集成创新优势;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拨款及香港理工大学承办,一直致力为时装及纺织业提供应用研究、技术转移及科研成果商品化服务。此次合作协议签署,双方围绕纤维新材料、先进功能纺织制品、智能制造与装备、循环再生纺织品、纺织品标准认证和检验检测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并继续在技术创新、实验室共享、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211164804_wwomgy2mdo.jpg


    此次合作是双方在技术、资源和市场方面优势互补,推动两地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以战略眼光洞察行业未来机遇,运用创新手段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解决方案,持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携手推动纺织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中纺院总工程师李瀚宇,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项目发展总监姚磊及中纺院科技创新部、基础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 06
    2025/01


    20250106175924_8ghduo2sg5.jpg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名单的通报》,通用技术中纺院“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纤维网复合真皮替代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大赛“优秀奖”,黄庆研究员入选“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导师名单”。


    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奖


    20250106175934_y4bs7uvvjf.png

    项目名称: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纤维网复合真皮替代物的研发及产业化

    获奖单位: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团队成员:崔华帅、朱金唐、吴鹏飞、郑小佳、张泽天(中纺院);有传刚、王新刚、韩春茂、金荣华(浙二医);张宗华、王作涪(北京电力医院);董希杰、邢俨鹏(国中康健)

    项目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天然生物材料和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纤维材料的优势,制备出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强度和可降解性俱佳的复合人工真皮替代物。通过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纤维网支架的力学性能来改善稳固真皮替代物内部结构,高度有序的大空间网孔结构与胶原三维空间多孔结构耦合,实现支架原位快速血管化,并更便于临床操作。目前相关产品已经通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形式检验,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关于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


    20250106175951_pfd57p8ahs.png


    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以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9个方向为主赛道,设置创意探索类、创新应用类、创业融资类等3种项目类型,赛程包括项目征集、初选、复选、导师辅导、对接路演、总决赛等6个阶段。大赛共有来自87家中央企业、32家地方国有企业、36所高校和174家民营企业的5067个报名项目参赛,共邀请了230位导师为项目进行“一对一”辅优。经过历时近一年的项目筛选、辅导、竞技,最终共有200个项目、50名导师获得奖励。



  • 02
    2025/01



    20250102154158_kxxtjac099.jpg


    2024年12月28日,由通用技术中纺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高安全主动防护绿色防疫材料及产业应用示范”项目年度进展情况检查会暨项目协调推进会在北京召开。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均、北京大学教授杨槐和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翁志焕组成专家组到会指导。通用技术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副总经理徐纪刚出席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俞昊主持,年度进展情况检查会环节由王均主持。

    “高安全主动防护绿色防疫材料及产业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22YFB3804200)于2022年11月成功获批立项,项目针对现有防疫制品力学与舒适性欠佳、沾染病毒易造成人员感染、大量使用污染环境等问题,拟解决新型聚合物微纳纤维规模化制备、微纳纤维细度与强度矛盾、纤维集合体微孔控制与舒适性关系、防疫制品主动与被动协同防护等难题,实现高安全主动防护绿色防疫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构建我国高性能防疫材料国际话语权。


     



    本次会议围绕项目总体研究目标,严格对照任务书考核指标,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检查。会上,项目负责人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项目总体指标完成情况及各课题任务开展情况、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认为:项目及下设课题均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约定的阶段性工作内容和任务,达到了预期的考核目标,部分指标已经超额完成;下一步,项目组需对比国内外现有技术,进一步凝练本项目创新性成果,体现项目先进性,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推动行业发展。

    会后,俞昊组织召开了项目协调推进会,总结项目前期攻关任务完成情况,对各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要点进行了分别指导,并详细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各课题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年度会议为契机,在高质量完成任务书指标基础上,注重亮点技术突破和标志性成果产出,保证课题高质量完成。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参与单位东华大学、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共计40余名项目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 12
    2024/12


    20241212165103_70oc14wv5g.jpg


    12月11日,通用技术中纺院团委召开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通用技术新材团委书记张洁、中纺院党群纪检部党支部书记杨立军、成果转化中心党支部书记迟克栋、基础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姜锋应邀出席,会议由综合部杂志室联合党支部书记岳霄主持,来自中纺院各级团组织的28名团员代表参加会议。

    预备会议上,团员代表听取了大会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审查报告,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议程。


    20241212165113_2ll8u20ygm.jpg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张洁代表通用技术新材团委为大会致辞,岳霄代表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高举团旗跟党走 勇担使命建新功 引领广大青年奋力谱写中纺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工作报告。


    20241212165141_f1c6mb26h6.jpg


    根据通用技术新材团委批复,会议严格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和选举办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共青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丁金友、任毅彬、沈超、张君扬、岳霄。在随后召开的第十三届团委第一次会议上,岳霄当选为团委书记,张君扬当选为团委副书记,选举结果将上报公司党委和通用技术新材团委。


    20241212165155_l1b2cme6m3.jpg


    马咏梅代表公司党委发表讲话,她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就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青年和共青团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要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持续开展青年宣讲、研讨交流,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青年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二是动员青年岗位建功,推动团建与业务“融合”提升。要自觉把团的工作融入公司发展大局,聚焦中纺院科技创新战略定位,找准与中心工作的融合点,努力推动青年创新工作室、“号手岗队”等“青”字号平台建设,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要更好地在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阵地和最前沿努力建设一批青年能力培养、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青年阵地,为公司培养一批信仰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青年骨干队伍。四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持续强化共青团组织力,夯实战斗堡垒,努力营造党建带团建、团建增活力的生动局面。


    20241212165206_m47hut0lvw.jpg


    大会在《团歌》中胜利闭幕。下一步,中纺院团委将在公司党委和通用技术新材团委的领导下,不负使命、不懈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充沛的干劲,奋力谱写中纺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