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该展会吸引数万名海内外观众前来参观,并同期举办多场技术交流会,是全球纱线新品展示和商贸洽谈的重要平台。
            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在中纺院的组织下参加了此次展会。此次展会上,凯泰特纤公司重点展示了导电纤维、凉感纤维、丙纶功能性纤维、锦涤皮芯纤维、涤纶仿毛纤维等功能性产品。我公司的产品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展商及参观人员的关注。
            展会期间,凯泰特纤公司收获多多。不仅加深了与老客户、老朋友的沟通,而且也结识了一批新的客户,同时也了解了市场的最新资讯,加强了各兄弟公司间的协作。对公司新老客户的维系及接下来的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0月15-17日,2018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浙江分院组织多部门参加了此次展会。
            本次参展由中纺院牵头组织,联合展示了中纺院在特种纤维、纺织新材料、中纺培训、检测(中纺标)及检验(科泰斯验布)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产业化成果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我院通过精心的准备,于展会上集中展示了导电纤维、导电并网丝、多微孔纤维及纱线、高吸水纤维及其面料、超凉感面料等功能性产品及样衣,并依托中纺院绿色纤维——希赛尔(THINCELL)开发并展示了希赛尔纤维成分的多款纱线、面料,其中包括利用中试印染设备新开发的数款希赛尔数码印花面料。
            展会期间,浙江分院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优良的服务意识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向前来咨询的观展人员详细介绍各个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产品研发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展会与参展企业代表及观展人员进行技术交流。诸多功能性产品和希赛尔纤维制品得到了参展商和观展人员的高度关注,对我院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能与浙江分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此次展会浙江分院收获颇多,不仅推广了最新的成果和服务,也获得了合作资源,同时,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通过参观并与其他展商技术人员的交流也获得了市场前沿信息,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产业链互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进一步增进了浙江分院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与其他兄弟单位的协作互动。
     

    图为展会现场
  •         10月15日-17日,2018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携8家下属单位参加此次展览会。其中,海西分院携希赛尔纤维、微孔聚酯纤维、超细涤锦复合纤维、新型吸湿快干纤维等5类7款34种功能性面料和服装参展。
            此次展会盛况空前,来自中外的客商纷纷前来咨询,尤其对海西分院参展的希赛尔纤维面料、微孔纤维面料格外青睐。参展技术人员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这些功能性面料的特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山东淄博银仕来纺织集团、青岛迦南美地家居用品公司、嵊州盛泰浩邦公司、苏州景荣科技公司、上海泾智贸易公司等企业的来宾提出了具体的产品需求,有望达成实际合作。
            此次参展,海西分院不仅充分展示了国字号科研平台雄厚的科研开发、技术支撑、协同合作等综合能力,同时也加深了科研人员对国内外市场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契合市场需求、“接地气”的新产品、新技术,以服务于社会。


  •     10月16日,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暨ITMA亚洲展览会开展第二天,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推出的i-BWA40II-1800新型卷绕头、i-BWA40IIG-1600工业丝卷绕头、BZL64D-VS双丝假捻变形机等装置受到广大客商及多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展台现场客如潮涌!
       
     
    图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右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仝文奇(左一)
     图为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姜国华(左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仝文奇(右一)
     
     

    图为展会现场
  •       10月1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理事会报告提出,2018年以来,中纺联用“明道、取势、优术、合众”4个途径推进纺织强国建设。会上,同期公布了140位“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中纺院5人当选。
     

     
     
          会上,中纺联会长孙瑞哲首先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工作报告,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纺织工业的转变、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变化等方面介绍了情况。随后,中纺联副会长夏令敏宣读了中纺联关于授予梅自强等140名同志“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人物”称号的决定,并为45位获奖代表颁发奖牌和证书。
          夏令敏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纺织工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先锋探路者与坚定践行者,历经四十载风雨洗礼,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涌现出一批批扎根行业、为行业发展奉献毕生力量的突出贡献人物,他们充分体现了纺织行业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主流价值观,铸就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本次表彰由中纺联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评选领导小组审定,对纺织行业坚持实业报国的企业家、传道授业的科教精英、坚守一线的劳动模范等人进行表彰,高度肯定梅自强等行业代表40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
     
          梅自强,生于1929年4月,毕业于南通学院纺织工程系,曾获苏联莫斯科纺织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50-60年代,他牵头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制成功4中新型梳棉机,其中A186型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是20多年来国产梳棉机的主要机型,由于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减少了配台,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60-70年代,他为推广应用国产第二代棉纺新设备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他牵头组织研制成功条干均匀度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8年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初,他参与了纺织工业四个“重中之重”成套技术引进项目的调研和评估论证,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

     
     
          贾路桥,生于1939年9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1973-1994年,先后在天津纺织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担任院长、教授等职,在高校工作期间,为提高纺织院校的教学质量、科研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改革办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5-2003年任中纺院院长后,仍以极大的热情继续探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研院所改革的路子,多渠道争取科研投入,跨行业和地区进行科研协作和人才培养,使我院被国家科委列为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组织并参加编写了《软科学手册》、《现代纺织辞典》(获纺织图书出版一等奖)等著作,主持或参加“纺织国内消费政策和预测研究”、“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纺织品价格”等部级科研项目,并把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科研管理和改革方面有一定的建树。
     
     
          赵强,1955.11.14出生,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原中纺院院长。曾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近二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开清梳联合机、自调匀整机等技术成果在我国棉纺领域得到大规模推广,为我国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2003-2016年任中纺院院长期间,中纺院科技投入占主营收入比例始终保持在10%以上,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成果近百项,其中包括全国产化Lyocell纤维产业化技术,在任期间完成了该项目的可研、立项及产业化技术开发。
     
     
          梅建华,生于1931年8月,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系棉纺专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工作。梅建华同志长期从事纺织科学研究工作,在棉纺系统开清棉工序设备的研究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和重大发明创造,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并在生产中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主持的“中长纤维清花混合设备机组设备及工艺”项目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FA006型往复式抓棉机”项目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清梳联合机研制”项目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孙玉山,博士,研究员,原中纺院副总工程师,纺织行业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参与了涤纶高速纺引进生产线建设和国产丙纶高速纺工艺研发。1987年起,作为团队带头人,带领完成海藻、甲壳素、壳聚糖纤维医用材料、丙纶强力丝、远红外腈纶、沙浆/混凝土用抗裂改性聚丙烯纤维、超吸水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国产化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等研发项目30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2项、授权专利65项;发表论文58篇、学术专著2部。
  •     10月15日,2018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暨ITMA亚洲展在上海国家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展会到10月19日结束。中纺院中丽制机携新品参加了展会,实物展出i-BWA40Ⅱ-1800卷绕机、i-BWA40ⅡG-1600卷绕机以及BZL64D-VS双丝道假捻变形机等装置。中丽制机展台受到行业领导和众多观展商的关注。

     
       
     

     

     

     


    图为展会现场
  •         近日,201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结果公示,中纺院中纺标公司参与起草的《中小学生校服》荣获二等奖。
            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工作于2018年1月25日正式启动,按照《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各方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异议处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审定,GB/T 30149-2013《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系列标准等59项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