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2024/06


    20240624141630_kt40n9cofy.jpg


    6月19—21日,SAMPE中国2024年会暨第十九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原材料、工装及工程应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朝阳馆)举办,通用技术中纺院、通用技术齐二机床、航空工业制造院、中航复材、中航西飞、中复神鹰、烟台泰和、中蓝晨光等400余家业内知名企业共同参展。

    通用技术中纺院重点展示了三维编织装备及技术、三维机织工艺技术及装备、拉挤-编织-缠绕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开发及装备、车用纺织复合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CMC止血织物等创新成果。通过产品展示、交流互动等多种展现形式,吸引参展观众留驻展台,进行深度洽谈。


    20240624141654_c879x9yt18.png

    20240624141658_mclbehr8aq.png


    开展首日,通用技术集团副总工程师庄小雄在通用技术中纺院副总经理崔桂新的陪同下莅临展位,就此次展出的产品及技术进行深入沟通,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了解。


    展示亮点

     

    三维编织装备及技术


    20240624141713_6cj2nsy4ci.png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不仅具备传统复合材料具有的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点,而且具有结构整体性强、不易分层和耐冲击破坏等特点。近年来,中纺院进行了智能三维编织设备、四步法三维编织设备及相关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产品的开发,可以进行变截面、变厚度以及异型的板材、管材等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编织。


    三维机织工艺技术及装备


    20240624141724_5y5775l43h.png


    随着高速加载领域材料技术发展,纺织复合材料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金属材料,应用在关键部位的结构件上,起到承重或防护作用。三维机织结构复合材料是较有代表性的先进复合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能够应用在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发动机的转子或叶片等。中纺院研发的三维机织设备主要用于三维机织板材的工艺技术开发,可实现幅宽600mm、厚度20mm三维机织织物的全自动化织造。


    拉挤-编织-缠绕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开发及装备


    20240624141733_wo3slqcxjd.png


    拉挤工艺作为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型工艺之一,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成型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拉挤-编织-缠绕工艺的发展使传统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成为了可能。此外,将二维、三维编织结构引入到拉挤成型工艺,可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定制。基于二维、三维编织理论,设计、制造增强预制体,还可配合树脂灌注工艺,开发连续灌注-拉挤成型工艺,相关产品包括各类拉挤成型棒、筋、板、梁及管材等,应用前景广阔。


    车用纺织复合材料


    20240624141741_r3h7sqlgw3.png


    相比于传统的汽车钢板弹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簧的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减重效果显著,直减50%以上,适应节能减排的刚性需求;疲劳寿命高,不会产生断裂,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作为增强材料可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混杂纤维织物及其具有编织结构的织物,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随着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的推动,复合材料板簧的前景看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制品


    20240624141747_poklxemc40.png


    中纺院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及装备方面拥有授权专利20余项,有着丰富的产业化实施经验。中纺院开发的干法纺丝技术,以十氢萘为优良溶剂,一步法直接得到原丝,超细旦纤维强度达到42cN/dtex以上,产品性能更优异,产业化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可应用于安全防护用品等领域,根据市场需求正逐步形成品种的系列化。采用该技术生产的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产品在“港珠澳”大桥、个人防护、特重大装备等领域大放异彩。


    CMC止血织物


    20240624141754_s4584qu6y2.png


    CMC医用纺织品属于水凝胶止血敷料,具有极好的吸水和止血功能。目前开发的产品专用于鼻腔止血,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贴合鼻腔内壁,不影响正常呼吸,使患者感觉更舒适。


  • 15
    2024/05


    20240515153758_nshykuwnv4.png


    5月10日—14日,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为主题,尽展中国品牌魅力。该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


    20240515153833_6utxychnqa.jpg

    20240515153833_6fhl0trndg.jpg

    20240515153833_1kya95yqcx.jpg


    通用技术集团领导王旭升受邀出席中国品牌发展大会国资国企品牌建设会议,并参观中国品牌博览会集团展位,现场听取展项讲解,详细了解集团品牌建设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工作提出要求。



    20240515154058_clyknw0jf4.jpg


    20240515154058_1fvupbnf8v.jpg


    中国品牌博览会线下展览规模约7万平方米,设置序厅、企业展区、地方展区和美好集市等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国品牌发展新成就。通用技术集团携旗下自主品牌亮相中国品牌博览会,集中展示了集团在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优质品牌,生动诠释了“以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品牌内涵。围绕此次展会主题,通用技术新材集中展示了多项核心科技成果,以及莱赛尔纤维产品、功能性纤维产品等创新产品,以科技创新铸就品牌实力!


    (一)核心科技成果


    中纺院作为我国纺织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科研院所,聚焦纤维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工程化、产业化技术开发进行全产业链创新,已形成以纤维新材料为特色的综合性技术研究开发体系,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赋能集团产业,以好技术缔造好生活。


    1.高品质原液着色原位聚合技术


    20240515154115_lqsxgp3te9.jpg


    该项技术已实现特黑、细旦、高强等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产品的高效制备,将历经7年技术攻关的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建成了全球首台套10万吨/年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产业化示范线,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4项、国外发明专利授权1项。已应用于滑雪服、冲锋衣等户外服装用防风防水透气面料,受到了欧美高端运动品牌的青睐。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成套制备技术


    20240515154125_74er8b2icp.jpg


    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难点,产品性能更优异,产业化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在生产工艺及装备方面拥有授权专利20余项,有着丰富的产业化实施经验。产品可应用于防弹材料、防割防刺用品、缆绳等领域。


    3.生态植物染及其应用工艺技术


    20240515154134_6kkblpl7f5.jpg


    生态植物染及其应用工艺技术打通了植物染料应用在纤维、纱线、面料及服装的生产工艺路线。九沐天青®100%纯植物染料以百分百纯天然、色彩鲜艳丰富、色牢度高等特点在高端服饰、家纺用品及婴幼儿服装等方面应用都具有良好的口碑,很好地填补了市场上植物染产品的空白。产品覆盖纤维、纱线、面料、终端产品全产业链。


    20240515154140_e220ge2qu1.jpg


    此次展示的马面裙等植物染成衣不拘泥于明清马面裙款式,附有精致手工绣花,既有传统韵味又能够感受到国潮新魅力。现场还专门设有非遗植物染特色体验区,现场观众可亲自参与绞缬(也称扎染)、灰缬、夹缬等植物染非遗技艺体验活动,在体验过程中了解植物染色历史、特点及技艺,也在体验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


    (二)莱赛尔纤维产品


    20240515154238_u0x6sx55mf.jpg


    绿纤®莱赛尔纤维集科技、绿色、时尚为一体,具有超越棉花的吸水透气性、不逊于涤纶的高强力,并且如真丝般柔软顺滑,原料天然可再生、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产品可自然降解,已广泛应用于家居家纺、内衣童装、个性牛仔、时尚女装、商务休闲等领域,并通过技术更迭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了绿纤®莱赛尔纤维产业化、高值化利用。代表产品有绿纤®芙赛尔、洁赛尔、安耐纤等绿纤®系列莱赛尔纤维、纱线、非织造布、面料及终端产品。


    (三)功能性纤维产品


    20240515154248_k893ajiaav.jpg


    聚焦具有高附加值的各类功能性、差别化复合纤维的研发、生产及应用,从原料端引领纺织产品价值提升,可应用于鞋服、家纺等领域。代表产品有酷艺®凉感聚乙烯纤维、可达纶®导电纤维以及低熔点纤维等。

    酷艺®凉感聚乙烯纤维接触皮肤后可产生2℃左右的瞬间凉感,降低出汗率和闷热感,成品面料手感丝滑柔软,具有仿真丝效果;可达纶®导电纤维可有效改善衣物静电,不沾尘,穿脱衣服不再“噼啪”作响。


    20240515154258_rsobb4nrs9.jpg


  • 09
    2024/05

    20240508131617_yk25vleyve.jpg


    近日,由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变截面变厚度复杂形状三维编织预制件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荣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23年度全国运载领域复合材料创新技术奖”三等奖。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以由纤维或纱线空间交错编织的预制件为基础,通过浸渍、固化等工艺将树脂基体与纤维增强体相结合形成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纤维连续、性能优异、结构一体性和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在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等国家相关领域广泛应用。

    此前,异形编织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主要为预先制备合适尺寸等截面复合材料,再通过机械加工获得所需要外形尺寸的产品,这种方法会严重损伤纤维,破坏材料完整性,使整体力学性能大幅衰减。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纺院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编织圆机,首次实现了变截面变厚度中空锥体的三维四步法一体化编织成型工艺。在预制件编织成型过程中,确定了该类型预制件的编织工艺参数、编织程序、纤维原材料选择等技术参数,实现了该类预制件的成熟三维四步法编织成型工艺文件包,突破了三维四步法编织回转体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目前,该产品成功通过国家相关领域专业测试验证,并获得多项专利、论文等技术创新成果,为我国三维编织预制件及复合材料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13
    2024/04


    20240412184507_8fw99cixsv.jpg


    4月10日,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福建中纺标科研楼启用仪式顺序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晋江市副市长珠列,通用技术中纺院董事长姜俊华,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中纺院总工程师李瀚宇,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招平,泉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林清京,晋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张清常,以及来自晋江市发改、工信、商务、经济开发区、三创园、晋江产投等各部门领导,中航发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中纸院晋江院、天工大、中原工学院、安踏、凤竹、向兴、华宇、龙兴隆、迈特富、劲心劲意、大发、海丝新梦园等科研院校、纺织鞋服企业负责人,媒体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20240412184514_oc59wfylub.jpg


    晋江市作为中国纺织行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基础。2013年,为进一步推动晋江纺织鞋服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晋江市人民政府与中纺院签约,共同组建了海西分院,并且孵化了专业检验检测公司福建中纺标。成立10年来,海西分院本着“边建设、边科研、边转化、边服务”的理念,围绕着平台建设、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服务等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福建中纺标连续4年获评“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于2022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年来,双方紧密合作,为晋江纺织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0412184533_gnewf3begc.jpg


    李陵申在致辞中指出,在新十年的起点上,希望海西分院、福建中纺标能够继续加强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服务企业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地方纺织鞋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同时,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0412184551_4tvyyemb37.jpg


    珠列在致辞中对海西分院、福建中纺标过去十年的工作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希望他们以科研楼的启用为契机,继续扎根晋江,持续加强与晋江纺织鞋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412184652_pdwj4vdm84.jpg


    马咏梅在致辞中指出,面向未来,海西分院、福建中纺标要充分发挥中纺院的科研优势,结合泉州、晋江的产业特点,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以“新”促“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当地纺织鞋服企业提供更加专业、权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40412184914_o3w2q0xchm.jpg


    在与会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海西分院、福建中纺标科研楼正式启用,拉开了海西分院和福建中纺标的发展新纪元,推动海西分院和福建中纺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当天还举行了5组共建项目的揭牌仪式。


    20240412184923_7y9ghfg25c.jpg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轻化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黄鑫与海西分院副院长李军共同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揭牌。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海西分院可以吸引一批批优质的河南省应届毕业来晋江创业就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20240412184931_a5is55u9s1.jpg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许长海与海西分院支部书记、副院长郑小佳共同为“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福建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将推进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优质技术成果落地泉州,促进区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240412185055_ck9cvmh2cs.jpg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方超与福建中纺标总经理施点望共同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揭牌。该基地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福建中纺标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20240412185104_lqh6ki60ln.jpg


    通用技术新材市场协同部总经理单世宝与海西分院支部书记、副院长郑小佳共同为“通用技术新材福建协同中心”揭牌。该中心的落地将进一步促进通用技术新材优质技术成果与泉州、晋江纺织企业深度对接,并实现落地转化。


    20240412185112_4u5a0lt9lx.jpg


    北京中丽副总经理曹国强与海西分院副院长王佳佳共同为“通用技术北京中丽福建技术服务中心”揭牌。北京中丽化纤设备在福建地区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该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福建地区化纤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0412185120_cml8gnv1d6.jpg

    20240412185120_ela1u92wsn.jpg


    活动最后,参会的领导、嘉宾、企业代表共同参观了新科研楼。



  • 12
    2024/04


    20240412083655_g8cveioxxa.jpg


    2024年4月9日-10日,由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及基础标准分会主办,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纺标(福建)检测有限公司、全国纺织标准与耗材中心承办,泉州展邦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菲雀兰博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及基础标准分会年会在晋江召开,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海关、质检系统、检验机构、生产企业以及标准起草单位等26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咏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标准计量处处长王国建、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刘华、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科长黄毅阳、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任科员许伟文出席会议。


    20240412083756_ipa45mqa9r.jpg


    会议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及基础标准分会副主任马咏梅主持。


    20240412083807_e6ji7uxkrc.jpg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刘华致辞。刘华介绍了泉州的纺织服装品牌,注重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希望纺织领域专家支持泉州纺织行业发展,助力泉州纺织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0240412083815_7iv9t1grva.jpg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副秘书长及基础标准分会秘书长章辉从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宣贯工作、标准复审工作、国际标准化工作、国际标准的跟踪与转化、标委会自身建设情况及经费情况等方面对2023年标委会工作做了总结报告,并从推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基础通用和重点领域标准的研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计划项目完成率、推进纺织标准样品的研制、提高标准实施效能等方面介绍了2024年的工作计划。


    20240412083826_fjnlqgei6a.jpg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全国纺织品标委会秘书长徐路宣读了《关于表彰2023年度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20240412083836_xl2pi9otgu.jpg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标准计量处处长、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及基础标准分会副秘书长王国建宣读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关于调整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和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的函,以及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增补观察员的决定。


    20240412085347_0u4xhbouc5.png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副秘书长及基础标准分会秘书长章辉宣读了《关于授予认可标准验证实验室的决定》。会议表彰了2023年度纺织品标准化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为新增补的委员、观察员和认可标准验证实验室单位颁发了证书。


    20240412085721_9nnhbmwdb8.jpg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副主任、基础标准分会主任孙锡敏作纺织标准化工作情况介绍主题报告。孙锡敏从标准现状、政策走向、重点关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纺织标准化工作情况,包括现有标准数量、标准结构划分、团标开展情况及管理办法、标准样品工作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等,对标准政策走向进行了解读,对项目完成率及标准质量提出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强调标准重要性。


    20240412085729_f6gcfc1j3o.jpg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代表标委会对各位专家过去一年里在标准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从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纺织标准国际化发展,以及标委会组织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分析了目前标准化工作存在的挑战与问题。李陵申提到纺织行业在新的环境中,要不断顺应产业发展新形势,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作用,落实纺织工业新质生产力的4个面向,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与新领域契合,同时提出了要结合纺织科技高端化、融合化加快标准国际化建设,推动标准高质量发展。

    此外,会议还审定通过了《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纺织品 禁限用染料的测定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纺织品 1-乙烯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测定》《纺织品 纱线导电性能的测定》《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洗液沾色的测定》《阻燃织物》《筒子染色纱线》《纺织品 含氯苯酚和邻苯基苯酚的测定》《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显微镜智能识别法》《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1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20240412085832_50bjvd8n5h.jpg


    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 04
    2024/04


    20240403100048_yloamwumqt.png


    为加快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本次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共涉及新材料、工艺技术、高端装备等七个领域共202项技术产品,通用技术中纺院“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成果成功入选。


    20240403100056_a1iw4s2dyj.png


    “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关键技术成果,现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并建成了全球首台套10万吨/年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连续聚合熔体直纺生产线,实现了原位聚合特黑聚酯切片及其棉型与高强缝纫线型短纤维产品的大容量高效制备。


    20240403100105_sqd03fdong.png


    与传统色母粒着色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相比,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具有更优异的深色性、色彩均一性、色牢度及力学性能,更低的生产能耗。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加工成纺织品,可省去染色工序,每吨可减排废水32吨、二氧化碳1.2吨,具有突出的减排减碳效果。


    20240403100122_gttn34m03u.png


    下一步,中纺院将进一步优化聚合纤维制备技术,将原位聚合原液着色纤维制备的织物产品推向市场,为化纤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 14
    2024/03


    20240313170057_etgbey20g6.jpg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科技创新活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月13日,通用技术中纺院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通用技术中纺院副总经理崔桂新参加会议,总工程师李瀚宇主持会议。


    20240313182037_qjmdc6bmp2.jpg


    会议特邀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总监姚磊、研究员杨立仁围绕其科研项目运行模式、重点研发方向及成果转化、前沿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会议由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


    20240313170104_0i3oclukc2.jpg


    姚磊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包含纺织品与人类的互动、纺织技术与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专题演讲环节,她从可持续发展、先进工业4.0、社会公益三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的研发议题现状。目前该中心已经与中纺院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对于提升双方科技创新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40313170110_vl7sem8s9e.jpg


    杨立仁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功能性纺织品、高分子材料及性能表征等。会上他带来了题为《用于个人热湿管理的功能性纺织品》的专题分享,从被动(辐射)制冷、被动保暖、湿反应材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热管理和湿管理的功能性织物能调节穿着者的身体温度或湿度,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此类织物可减少用于建筑物的空调能耗,符合“碳中和”绿色发展的大目标。


    20240313170118_u225wu0jd4.jpg


    与会嘉宾及参会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和分享后纷纷表示,中纺院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未来将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为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20240313170125_ui357soef5.jpg


    中纺院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通用技术新材料板块各单位的科研骨干、项目管理人员等5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 01
    2024/02

    20240131202826_bc2gbdmb5p.jpg


    近日,通用技术中纺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高安全主动防护绿色防疫材料及产业应用示范”项目年度进展情况检查会暨项目协调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均、北京大学教授杨槐,中纺院副总经理徐纪刚出席会议,会议由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主持,年度进展情况检查会环节由朱美芳主持。

    “高安全主动防护绿色防疫材料及产业应用示范” 项目,于2022年11月成功获批立项,项目针对现有防疫制品力学与舒适性欠佳、沾染病毒易造成人员感染、大量使用污染环境等国家重大需求问题,致力于解决新型聚合物微纳纤维规模化制备、微纳纤维细度与强度矛盾、纤维集合体微孔控制与舒适性关系、防疫制品主动与被动协同防护等难题,实现高安全主动防护绿色防疫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构建我国高性能防疫材料国际话语权。

    本次会议严格对标考核要求,围绕项目的总体研发目标,对项目的研发进展及成果进行检查。会上,项目负责人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项目总体指标完成情况及各课题任务开展情况、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年度汇报。专家组对项目汇报进行点评,认为项目下设课题均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约定的阶段性工作内容和任务,达到了预期的考核目标。

    会议要求,各课题组要做好问题梳理与各项计划落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深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课题承担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不断提高项目的研究进度和执行力度,确保项目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果,为迎接项目中期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会后组织召开了项目协调推进会,对各课题技术攻关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要点进行了指导,从关键技术创新、关键成果落地、示范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各课题负责人表示,将紧密围绕项目课题任务目标,注重任务推进、技术指标和财务执行等,保证课题的高质量完成。


    20240131202835_p807oem81m.jpg


    项目牵头单位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参与单位东华大学、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共计近40余名项目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 18
    2023/11



    2023年11月10日—12日,以“学产融合 成果赋能 引领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苏州举行。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副总经理徐纪刚,总工程师李瀚宇参会。徐纪刚获评“2023纺织技术带头人”。


    20231115193853_fedwp6gox7.jpg


    本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共设置了1个主会场、12个分会场、1个研究生论坛。其中,“绿色纺织材料论坛”分会场由中纺院、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办。


    20231115193926_r4b18naqtl.jpg

    20231115193935_iexjiskxmi.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满足人民健康生活需要,着力发展绿色化、功能化的高端材料,是纺织行业面临的必要且紧迫的任务。本次绿色纺织材料论坛邀请了来自纺织新材料领域的8位专家,围绕“绿色纺织材料”主题进行报告分享,共同探讨绿色纺织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相关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议由高新材料副总经理、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中纺院副总经理徐纪刚主持。


    20231115193958_roxc3k9tik.jpg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于斌作《微纳纤维过滤与防护非织造材料》主题报告。通过研究微纳纤维非织造材料的超细化、超韧化、功能化及其产业化制备和应用技术,形成的高效低阻的多功能过滤与防护材料,可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20231115194017_ti2elo7ox9.jpg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长坤在《再生胶原蛋白纤维新型纺丝方法及其性能研究》的主题报告中,详实地介绍了如何充分发挥天然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等特点,通过系统研究纤维成形方法,评价胶原蛋白制造可吸收纤维缝合线的特性,实现生物基纤维材料在医用行业的应用。


    20231115194039_at9u4mcd7f.jpg


    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俞昊在《基于胶原蛋白原纤的定向多孔结构止血海绵及其性能研究》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以生物活性稳定的牛源胶原蛋白为原料,利用冰晶模板耦合冷冻干燥技术,研发的定向多孔结构的胶原海绵制备方法,为我国生物基纺织材料在医用领域的应用开拓了新方向。


    20231115194100_n2yb09wcvn.jpg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对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轻量化实验室副主任张永毅作《碳纳米管纤维批量化技术进展》的主题报告。他表示,高性能纤维是引领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变革的排头兵,碳纳米管纤维更是极具战略价值的超高性能纤维材料。


    20231115194132_n7y5h51tmm.jpg


    青岛大学教授房宽峻作《莱赛尔纤维原纤化机制与防控技术》主题报告,针对我国绿色环保且正在大力发展的Lyocell纤维行业难题,提出原纤化防控的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企业真切存在的技术难题,为绿色纺织材料走进人们生活、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奠定研究基础。


    20231115194158_twyvvbtnke.jpg

     

    黄埔绿色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甘胜华博士在题为《传统产业绿色工艺和绿色原料制备纤维的尝试》的报告中提到,面对生物可降解的PBAT和国产全流程技术生产的PLA生产规模大、下游难以消化的局面,可尝试两类产品在纤维领域的拓展应用;针对传统涤纶色丝的制备,可尝试采用3原色配色工艺用于制备各种颜色的涤纶色丝,在得到多种色丝的同时减少印染环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0231115194318_lh3vimudaq.jpg


    在全球禁塑背景下,呋喃二甲酸有望逐步替代对苯二甲酸应用于聚酯材料生产。四川大学兰建武教授的报告《基于 2,5-呋喃二甲酸的生物基聚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生物基呋喃二甲酸聚酯提供了研究基础。


    20231115194331_5kyuqro8i2.jpg


    中纺院创新中心合纤室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邱志成在题为《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报告中介绍道,“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产业化”是中纺院牵头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相关成果已应用于10万吨/年产业化示范线,实现了原位聚合特黑聚酯切片及其短纤维产品大容量高效制备,对推动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化纤行业绿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231115194346_qblj0iaxqt.jpg


    与会代表认真聆听,并就精彩的报告内容与专家积极互动、热烈讨论。相信本次论坛汇聚的高水平报告及成果,能够为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为绿色纺织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27
    2023/09


    20230926174727_nasmyduwer.jpg


    为推动京津冀纺织品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创新,9月22日,京津冀(鸡泽县)纺织品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会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成功举办。会议从产业需求、行业特点等角度出发,探索京津冀纺织业的协同发展和增效作用,助力鸡泽纺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主办,鸡泽县人民政府、特思达(北京)纺织检定有限公司协办,《纺织科学研究》杂志承办。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中纺院总工程师李瀚宇、中纺院海安分院常务副院长廉志军,特思达(北京)纺织检定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任鹏,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马崇启,以及来自中棉行协、中纺院、特思达、通用技术中纺绿纤的领导嘉宾,鸡泽县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科信中心、发改局等相关政府单位代表,60家棉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行业媒体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鸡泽县政协主席董爱民主持。

     

    20230926175108_dmroalyuie.jpg


    把脉传统产业 京津冀智慧资源集结

    鸡泽县地处邯郸东北部,是中国气流纺纱线生产基地、中国棉纺织名城。鸡泽县纺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纺织企业数量发展到75家。鸡泽县纺织企业以气流纺为主,分为气流纺和环锭纺两种,除荆泽、百连、昌隆、鑫康瑞4家企业为环锭纺,其余企业均为气流纺。纺织产业布局呈集聚发展态势。2006年鸡泽县委、县政府在原棉纺大道及司双公路纺织集聚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鸡泽县纺织工业园。纺织产业自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技术装备、配套设施等方面均得到大幅跃升,拥有瑞士立达、德国赐来福、日发、泰坦等各类生产线450多条、15万头生产能力,年产20万吨棉纺,产品占全国低支纱市场份额的15%以上。近年来,鸡泽县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相继引进建设了织布、漂染、家纺以及服装加工等企业,鸡泽县正以纺纱企业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家用纺织品、服装加工等环节协作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20230926175137_mpxhtpy4u3.jpg


    交流会召开当日上午,与会嘉宾走访了包括鑫康瑞纺织有限公司、派拉德纺织有限公司、众达纺织有限公司、德士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百连纺织有限公司、荆泽纺织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鸡泽当地企业,通过切实直观的感受,领略了鸡泽纺织企业的风采,也看到了企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而下午的技术交流会的召开为鸡泽县纺织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20230926175220_gv39cdxvyl.jpg


    在致辞环节,鸡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延峰表示,鸡泽的纺织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虽然在不断的进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近年来,特别是疫情过后,企业加快发展的意愿很强烈,但又面临发展的困局,苦于找不到突破之法。京津冀(鸡泽县)纺织品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会在鸡泽召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鸡泽县纺织企业将实现与国内顶尖纺织专家对话,必将碰撞出纺织行业量质提升的发展火花。希望各位专家教授能多来鸡泽考察调研,把脉会诊、送“智”上门。



    20230926175230_fhqvim5lun.jpg


    中纺院总工程师李瀚宇在致辞中指出,京津冀具有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纺织行业资源,合作创新对于推动三地纺织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将聚焦纺织品高质量发展,与业界同仁共同交流新型纤维创新技术、棉纺织产品研发趋势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共同促进鸡泽县纺织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协作水平提升。中纺院将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与各界同仁及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协同并进,汇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国家纤维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纺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贡献力量。



    20230926175255_cpjl9a38hu.jpg


    特思达(北京)纺织检定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任鹏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意识到纺织产品的制造与消费对地球的影响,纺织产业链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与产品的生态环保性能也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驱动力。此次与众多鸡泽企业共聚一堂,希望在OEKO-TEX®生态纺织品领域为鸡泽企业提供更加权威和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助力纺织企业塑造“生态、环保”的产业属性,共同促进中国纺织行业“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源头创新 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棉纺织行业是中国纺织工业国际贸易的主力军,但目前出口不畅带来的产能相对过剩、内卷加剧,对产品销售模式、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要求提升,部分企业生存面临挑战。然而,困难是强者的机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发展、原料先行,与会专家们围绕原料端的技术创新为鸡泽企业指明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0926175325_59jtn97vtu.jpg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在作题为《中国棉纺织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报告时,首先分析了中国棉纺织行业现状和近期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行业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特点,仍面临较大压力。其次,以讲好棉纺织产业的时尚故事、中国纱线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中国牛仔面料趋势研究与发布为例,给出了提升棉纺织行业时尚活力的方向和思路。最后,从优化产业结构、维护产业安全、深化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专业人才体系建设等方向探讨了棉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30926175335_5nmomt8ci4.jpg


    中纺院海安分院常务副院长廉志军作题为《新型纤维发展现状及中纺院创新成果》的主题报告,他表示,新型纤维有别于传统纤维,主要是指差异化、功能化化学纤维。在国家战略和发展理念指引下,“双碳”目标促进了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的发展,而市场引领的品牌形象打造、社会责任建立也促进了生物基、循环再生、复合功能纤维等产品的发展。展望未来,新型纤维的研发将围绕可生物降解纤维、生物基纤维、循环再生纤维这些研发方向展开。



    20230926175345_t3821vik3d.jpg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马崇启以《棉纺织产品技术研发趋势》为主题作报告。他以紧密纺、赛络纺、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为重点,介绍了棉纺织新技术和智能化转型方向,指出应关注多种纤维混纺和高支纱的发展。总结了棉麻纱、棉与蛋白质纤维、色纺纱等多种纤维的应用与功能性创新,并以筒子纱自动包装、细纱断头检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竹节纱参数自动测试仪、全自动摇绞机开发等为重点,分享了天津工业大学的相关创新成果。


    关注绿色环保 推动打造产业链健康生态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时尚是全球时尚行业未来趋势之一,让时尚更加绿色、环保已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和利益相关方的共识。纺织产业链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与产品的生态环保性能也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驱动力。



    20230926175354_rgpy2h0otx.jpg


    特思达(北京)纺织检定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专员韩啸天以《纺织品可持续解决方案——OEKO-TEX®系列认证》为题作报告。他指出,如今,多数了解环保纺织品的消费者会通过标签检查纺织品环保或可持续等说法是否属实。OEKO-TEX®用标签的形式,让消费者可追溯每件衣服的前世今生,使得每个消费者都能通过负责任的采购决策,共同保护地球。此外,他还介绍了OEKO-TEX®认证体系及其各个标签的测试项目和认证流程,并以国内外多个品牌的纺织品可持续解决方案为例,介绍了OEKO-TEX®标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30926175410_03e0a6vwy1.jpg


    OEKO-TEX®一直致力于为纺织和皮革行业的企业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支持企业以透明和可持续的方式优化生产过程。特思达(北京)纺织检定有限公司审核部专员林海良介绍了《OEKO-TEX®现场检查要点及常见问题解析》,他分析了OEKO-TEX® STANDARD 100、OEKO-TEX®LEATHER STANDARD产品认证中的审核要点,包括验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或制度是否能够确保加工出来的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保障产品的可追溯性;验证企业的化学品管理体系或制度是否能够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向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优化认证流程指导企业积极且合规使用认证标签,以获得最大效益等。此外,他还分析了OEKO-TEX® STeP过程认证中的审核要点。



    20230926175422_tb1fuydf3e.jpg


    通用技术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中纺绿纤销售总监张磊作《莱赛尔纤维开发及应用技术》的主题报告时指出,莱赛尔纤维作为一款天生的环保型绿色纤维,其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较低,更吻合当前“碳减排”“碳达峰”双碳政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22年底,我国莱赛尔短纤维总产能为47.5万吨,这意味着我国的莱赛尔短纤维行业初步具备规模性生产的能力与潜力。绿纤®是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品牌名称,其下包含希赛尔、优赛尔、梵赛尔、卫赛尔、绿纤竹等子品牌。目前,绿纤®相关产品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舒适性、染色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民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20230926175430_x2eai1t4un.jpg


    会上,特思达(北京)纺织检定有限公司与邯郸市百连纺织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协力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范式,共同推进产业高质量创新。


    20230926175437_8skwudq2nb.jpg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本次会议集结了京津冀纺织领域的智慧资源,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为鸡泽纺织产业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明天。各方创新力量将以此次会议为集结,找准突破口,助力鸡泽纺织产业开启协同共赢的新篇章。


  • 31
    2023/08



    20230831110106_2nouakef0n.jpg


    8月27日上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杂志社主办,茶酒网战略合作的2023中国纺织行业创新思想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杂志社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专家学者、各地方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2021、2022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获得者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作为2022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获得者代表参会并分享创新实践经验。



    20230831110204_1t7hwuvwas.jpg


    中国纺织行业创新思想会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作为一个由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衍生而出的活动,始终因创新而生,以思想碰撞为宗旨,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并逐步成为行业产经思维发轫地和创新企业领袖的发声首选地。



    20230831110211_ofpftw9bub.jpg


    会上,马咏梅作为2022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获得者代表分享创新实践经验。马咏梅表示,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转制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中纺院通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创新等,建立了涵盖纤维原材料、纤维工艺研究、核心装备研究、工程集成、纤维应用研究以及标准与检测的技术创新链,拥有集小试、中试、工程化为一体的创新体系,构建了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圈,不断提升中纺院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党的二十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中纺院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始终保持高强度、持续性科技投入,近几年研发投入保持在10%左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以国家项目为核心,着力开展重大重点项目攻关。

    作为纺织行业国家队,中纺院将与各界同仁携手并进、共赢发展,面向未来推动更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新期待。



    20230831110222_xr8hcd5r9y.jpg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孙淮滨为创新人物代表发言作主旨点评。他指出,当前形势下,举办创新思想会很及时也很有意义,通过对企业创新实践的分享和思考,为企业的创新突围启迪了智慧,增强了信心。

    中纺院在近70年发展中为行业进步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在装备国产化、新纤维开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卓有成效。希望中纺院继续强化责任担当和创新引领作用,为行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30831110603_4u1htrq7jp.jpg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为本次创新思想会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至今已经评选出300多名创新人物,其中包括行业优秀企业家、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均是行业的骨干力量,在行业创新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夏令敏就创新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从工艺装备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在产品开发上有新东西。二是品牌创新,要保证产品质量,品牌文化要提升,流通环节要变革。三是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很重要的一点是数字技术进步,纺服全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加快数字化改造。

    最后,夏令敏鼓励创新人物今后要持续不断创新,不断增强行业发展的韧性,不断引领纺织行业创新前行。


  • 19
    2023/07


    20230719090739_4eu8di2hd1.jpg

    7月17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京组织召开了“Lyocell长丝高效制备技术与关键设备的工程化研究”“Lyocell原液直接纺丝成网非织造材料关键工艺和设备工程化研究”两个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

    本次会议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陈文兴,以及来自行业协会、高校、院所、企业的7位专家组成。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传雄,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程博闻,中纺院副总经理徐纪刚、崔桂新,中纺院总工程师李瀚宇,东纶科技总经理张孝南及两个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张传雄主持,专家讨论环节由陈文兴主持。

    20230719090749_8cn118ago0.jpg

    马咏梅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国内Lyocell纤维的快速发展,其差异化开发、高值化利用迫在眉睫,中纺院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工程化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开发了全套的Lyocell长丝高效制备技术、Lyocell原液直接纺丝成网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技术及成套装备,发挥了NMMO体系纤维素材料制备绿色环保的优势特点,实现了差异化材料的高效短流程制备,使纤维素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Lyocell长丝高效制备技术与关键设备的工程化研究”项目由中纺院承担。项目突破了纤维素NMMO溶液低阻快速成形核心技术,发明了Lyocell长丝全过程张力匹配、稳定拉伸关键技术,实现了Lyocell长丝300m/min的高速稳定制备。项目建成了Lyocell长丝四位一体产业化标准单元试验线和全流程试验线,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形成了千吨级Lyocell长丝工艺软件包,具备了自主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产业化快速推广的能力。

    “Lyocell原液直接纺丝成网非织造材料关键工艺和设备工程化研究”项目由中纺院和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项目原创性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ocell原液直接纺丝成网非织造材料成套技术和装备,建成了百吨级全流程试验线;形成了千吨级产业化工艺软件包,具备产业化实施条件;制备的非织造材料强力高、品质优,市场前景广阔。

    20230719090847_r47hl4hdvv.png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两个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鉴定资料,观看了生产现场视频,查看了样品。经过对项目相关技术创新点、关键装备、应用前景的充分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上述两个项目通过鉴定,两项目总体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0719090900_anibps8bjp.gif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纺院、东纶科技等单位的参会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20230719090914_cn52kfwlq6.jpg